-
Intersil推出業內首款15A、42V模擬電源模塊
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(TSE: 6723)子公司Intersil今天宣布,推出業內首款42V單通道DC/DC步降電源模塊ISL8215M,可提供高達15A的持續電流。該模塊可在單一寬輸入電壓范圍中運行,包括工業標準的12V、18V和24V中間總線電源軌。它提供0.6V - 12V可調節輸出電壓、60mA/mm2的最高功率密度,封裝尺寸僅為13mm x 19mm。其96.5%的峰值效率為工業、醫療、RF通信、汽車電子、以及使用鋰離子電池的便攜式設備中的FPGA、DSP和MCU提供優異的負載點轉換性能。
2017-09-28
-
解析MCU技術發展線路,中國MCU如何取勝?
微處理器和單片機從上個世紀70年代在歐美開始興起,1981年8051單片機問世,到今天已經36年了。從數量上看,8位單片機依然是MCU市場的主力,32位MCU已經成為今天全球消費和工業電子產品的核心。目前,8大MCU廠商全球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88%,這也就是說除了幾大MCU外,小的MCU公司市場份額非常小。
2017-08-01
-
一文讀懂MCU的特點、功能及如何編寫
任何一款MCU,其基本原理和功能都是大同小異,所不同的只是其外圍功能模塊的配置及數量、指令系統等。對于指令系統,雖然形式上看似千差萬別,但實際上只是符號的不同,其所代表的含義、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尋址方式基本上是類似的。因此,對于任何一款MCU,主要應從如下的幾個方面來理解和掌握:
2017-07-27
-
MCU去耦和供電要如何進行?
建議在印制電路板中,VDD和GND分別由電源層和地層實現。連接到AVDD和AGND引腳的模擬電源應直接布線到電源層和地層,它們不能和任何一個數字電源共享線路連接。
2017-07-14
-
MCU控制的開關電路該如何設計?
開關電源部分主要由TOP Switch FX(IC1)、光耦合器(IC2)組成。控制電路則包括微控制器(MCU)、兩片LTV817A線性光耦合器(IC3、IC4)、按鈕開關SB。
2017-07-07
-
三大方面教你如何快速認識一款新型的MCU
任何一款MCU,其基本原理和功能都是大同小異,所不同的只是其外圍功能模塊的配置及數量、指令系統等。對于指令系統,雖然形式上看似千差萬別,但實際上只是符號的不同,其所代表的含義、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尋址方式基本上是類似的。
2017-07-06
-
圖解MCU如何控制藍牙GPS模塊
GPS定位產品正在漸漸的深入到大眾消費中來,隨著電子地圖的日趨完善,GPS系統將越來越發揮更加實際的指引作用。藍牙GPS模塊實現以無線藍牙接口來發送GPS模塊的定位數據,它掙脫了導線的束縛,從而可以很容易地在各種支持藍牙的便攜設備上實現導航定位功能。
2017-07-05
-
技術解析:MCU失效的原因有哪些?
什么原因會導致MCU失效?有程序原因、硬件連接原因,也有芯片的原因,文章從6個方面解析導致MCU失效的原因。
2017-07-05
-
MCU單片機并行通訊的原理參考
某系統中使用了三路串行接口的傳感器(GPS、壓力和風向)及三路模擬電流(4~20mA)接口的傳感器(濕度、溫度和水位)。現需要將這些數據匯總后通過串口上傳給PC機,并且要求每路信號數據都能夠實時獨立的接收。
2017-07-03
-
恩智浦針對低功耗、入門級物聯網應用推出業界領先的LPC微控制器系列
全新LPC84x MCU系列性能無可比擬,具有開創性的特性,性能提高10倍,功耗節省3倍以上,代碼長度比8位或16位微控制器減少50%。
2017-06-30
-
單片機如何執行代碼命令,單片MCU內存如何分配?
單片機執行程序的過程,實際上就是執行我們所編制程序的過程。即逐條指令的過程。計算機每執行一條指令都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。即取指令-----分析指令-----執行指令。
2017-06-30
-
如何構建專屬自己的CAN-bus應用層協議
隨著CAN-bus相關芯片價格的下降,內置CAN控制器MCU的增多,CAN-bus當前已經進入了眾多早期由于成本問題無法使用的領域,成為極具生命力的現場總線,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如何構建專屬自己的CAN-bus應用層協議。
2017-05-09
- 國產芯片與系統深度融合!兆易創新聯袂普華軟件破局汽車電子
- 揭秘未來勞動力:貿澤與Molex新電子書解析機器人技術變革
- 臺積電大陸芯片生產遇阻,美國豁免撤銷加速國產替代進程
- 2025年Q2全球DRAM營收突破316億美元,創近年單季最高漲幅
- 200W開關功率:Pickering 600系列繼電器通吃高壓高能場景
- 安森美亮相PCIM Asia 2025,帶來汽車、工業及AI數據中心電源技術盛宴
- 中國電子展組委會聯袂電子制造產業聯盟:四地探企,智啟新程
- 單對以太網新突破:10BASE-T1L實現千米級工業通信傳輸
- 電子電路無聲衛士:扼流線圈技術演進、應用生態與全球供應鏈格局
- 未來工廠:利用搭載人工智能的傳感器在邊緣做出決策——第2部分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