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OLED顯示屏——業界的希望之光
有機發光二極管(OLED)技術在提振行業當前的不景氣方面邁出了一大步,它正在顯示和照明領域開拓出許多高利潤的應用,DisplaySearch公司預測,到2015年,OLED顯示屏的營收將從2008年的5.91億美元增長到60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(CAGR)將達到40%。
2009-09-15
-
三星領跑液晶電視產業,OLED出貨量大幅增長
據iSuppli公司,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繼續保持在全球液晶電視市場保持領先,部分原因是其LED背光電視出貨量激增。第二季度三星的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達到570萬臺,比第一季度的510萬臺增加605956臺,為當季所有液晶電視品牌廠商中單位出貨量增幅最大的公司。12%的增幅使三星電子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8.5%。
2009-09-14
-
三星預計2010年將出首臺OLED筆記本
根據國外媒體的報道,正在德國柏林舉行的IFA展會上,三星方面表示,在2010年將推出首款OLED筆記本電腦。三星計算部門的全球銷售和市場主管Kyu Uhm表示:“三星是最大的OLED顯示屏制造商,一旦OLED屏幕可在筆記本上進行商用后
2009-09-11
-
長虹:放開心態做大做強中國OLED產業
OLED(有機發光二極管)技術可謂是全球最耀眼的平板顯示技術之一。目前,OLED產業不僅是四川長虹發展的戰略重點,更是四川省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戰略重點之一,OLED在我國起步并不算晚,行業內的各個單位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把我國OLED產業共同做大做強。
2009-09-08
-
OLED照明技術現狀及市場發展趨勢
日本昭和電工最近對外發布新聞稿宣布,該公司通過采用新的結構(新技術)已將OLED(有機EL)器件的光提取效率提升至約40%,達全球最高水平。新聞稿指出,借助新技術,該公司目前研發中的磷光OLED器件的發光效率已提升至30lm/W,達全球最高水平
2009-09-07
-
中小尺寸液晶(TFT LCD)與有機發光(AMOLED)顯示器技術與產品正在經歷重大改變
DisplaySearch表示,"中小尺寸TFT LCDs明年將會有重大的改變,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與將生產大尺寸的面板廠轉移生產小尺寸。同時大部分的AMOLED面板顯示器制造商一開始雖主要是制造手機,但在未來都有規劃要切入筆記本電腦與電視面板(表一)
2009-08-25
-
維信諾OLED入選首批中國自主創新產品
日前,中國科技部公布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名單,由昆山維信諾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OLED產品榜上有名,成為昆山市唯一入選產品。
2009-08-13
-
平面分布式固態光源——OLED燈
OLED作為顯示器的應用研究已有多年,近來已開始它在照明燈方面的應用研究。無機的LED燈能提供很高的能效和特別長的壽命,但制造成本太高,從而被限制在特殊的應用。OLED燈與LED點光源不同,它是很薄的平面分布式光源,且能大規模、大面積、低成本制造,因而可開發新的應用領域。本文講述OLED的結構、應用與發展趨勢
2009-08-04
-
OLED技術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
OLED顯示技術是OEL顯示技術的一種,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發展迅猛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全球越來越多的顯示器廠家紛紛投入研發,大大的推動了OLED的產業化進程。
2009-08-03
-
OLED驅動電源解決方案
本文將討論各種OLED技術和適當的偏壓電源供應電路,而關于OLED技術和驅動方法的選擇,也會影響電源供應電路的需求。工程師所面臨的挑戰為如何選擇最適當的電源供應電路,以便支持電池供電型可攜式裝置,以及特定OLED顯示器的需求。
2009-08-03
-
提高OLED發光效率的方法
雖然最近幾年有機發光二極管(OrganicLightEmissionDiode,OLED)顯示器已經商品化,不過OLED顯示器不論是發光效率、使用壽命,或是改用無晶硅基大型面板等問題仍有待改善。本文介紹OLED增加發光效率的方法
2009-07-31
-
OLED顯示器及其饋電技術
有機LED圖形顯示器正在圖像質量和低功耗兩個方面與LCD進行較量
2009-07-30
- 國產芯片與系統深度融合!兆易創新聯袂普華軟件破局汽車電子
- 揭秘未來勞動力:貿澤與Molex新電子書解析機器人技術變革
- 臺積電大陸芯片生產遇阻,美國豁免撤銷加速國產替代進程
- 2025年Q2全球DRAM營收突破316億美元,創近年單季最高漲幅
- 200W開關功率:Pickering 600系列繼電器通吃高壓高能場景
- 安森美亮相PCIM Asia 2025,帶來汽車、工業及AI數據中心電源技術盛宴
- 中國電子展組委會聯袂電子制造產業聯盟:四地探企,智啟新程
- 單對以太網新突破:10BASE-T1L實現千米級工業通信傳輸
- 電子電路無聲衛士:扼流線圈技術演進、應用生態與全球供應鏈格局
- 未來工廠:利用搭載人工智能的傳感器在邊緣做出決策——第2部分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