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電機控制軟件開發套件啟動新設計
C2000?微控制器(MCU)已用于控制各類應用中的電機超過25年。這些電機主要是三相同步或異步電機,通過磁場定向控制(FOC)的技術進行控制,以提供有效的扭矩產生來最小化電能使用率。它們的應用范圍覆蓋低于100W的醫療工具到數百千瓦的工業機械。
2019-05-15
-
厚翼科技2018年上半年累積許可協議數突破2017年合約總數
深耕于開發內存測試與修復技術的厚翼科技(HOY Technologies)近日宣布2018年上半年的累計許可協議數量超過2017年總年的許可協議數,銷售市場涵蓋臺灣、大陸、韓國、歐洲等地,客戶廣泛運用在觸控、指紋辨識、高階LTE、MCU、藍芽、TCON、8K電視、車用電子等芯片中,厚翼科技產品以其高效能、低功耗可程序化暨管線式架構內存測試技術優勢,讓客戶、合作伙伴達到多贏的成績,并廣泛獲得全球客戶的肯定。
2018-10-18
-
詳談MCU外接晶體及振蕩電路
很多MCU開發者對MCU晶體兩邊要各接一個對地電容的做法表示不理解,因為這個電容有時可以去掉。筆 者參考了很多書籍,卻發現書中講解的很少,提到最多的往往是:對地電容具穩定作用或相當于負載電容等,都沒有很深入地去進行理論分析。
2018-10-16
-
瑞薩電子與阿里巴巴展開深度戰略合作,加速中國物聯網市場成長
2018 年 9 月25日,中國杭州訊 –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(TSE:6723)宣布,與阿里巴巴(NYSE:BABA)旗下云計算科技公司阿里云就IoT領域進行深度合作,從而全面賦能物聯網設備開發者,促進物聯網市場的繁榮發展。合作包括:在瑞薩電子的MCU RX65N/RX651系列中嵌入物聯網操作系統AliOS Things,開拓電商銷售渠道及共建物聯網生態系統。
2018-09-25
-
大咖談 | 觸控MCU與觸控IC的技術區別分析
推薦觸控 MCU給客戶時,經常會有這樣的反饋:我們曾使用觸控 IC,簡單易用。那么,觸控 MCU和觸控 IC究竟哪個是正確的選擇呢?單純從它們的自身功能特點而言,無法斷言孰優孰劣。只能說,某些應用更適合使用觸控 IC,而有些應用更適合使用觸控 MCU。
2018-08-06
-
矽立科技與海爾共建智控傳感聯合實驗室 開創智能家電美好生活
中國青島 - 2018年6月27日 – 小體積、低功耗的MEMS運動傳感器供應商mCube(矽立科技)與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共同宣布,雙方建立智控傳感聯合實驗室,面向全球家電市場共同開發智能傳感解決方案,為廣大消費者帶來真正的智能家電和家居生活體驗。
2018-06-27
-
利用Microchip 全新的 PIC和AVR MCU在閉環控制應用中提高系統性能
從水池水泵到空氣凈化裝置,閉環控制都是嵌入式系統最基本的任務之一。通過改進架構,PIC?和AVR? 8位單片機(MCU) 針對閉環控制進行了優化,讓系統能夠降低中央處理器 (CPU) 的負載,從而管理更多任務并實現節能。為了幫助設計師最大限度提高系統的性能和效率,Microchip Technology Inc.(美國微芯科技公司)日前推出了全新的PIC18 Q10和ATtiny1607系列產品,可提供多個獨立于內核的智能外設 (CIP),簡化開發過程,并迅速響應系統事件。
2018-06-04
-
無線充電BOM成本大比拼:SoC性價比高在哪?
MCU方案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目前SoC無線充芯片作為最具潛力的方案架構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。隨著元器件漲價的趨勢愈演愈烈,SoC方案由于元器件更少,它的優點更加凸顯,其中一大特點就是:性價比更高,可以降低BOM成本。
2018-05-16
-
ST攜手阿里、騰訊、亞馬遜 共拓物聯網產業發展
如今物聯網發展趨勢愈加明顯,對各類產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。據業內機構預測,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9000億美元,作為通用市場的MCU領導者, ST 以其STM32系列產品深入物聯網頂端,其強大的產品陣容覆蓋各類熱門應用,在物聯網上的發展也更加精細化。
2018-04-27
-
通過管理MCU軟件的方法來解決電池問題
電池技術的創新并不像其它技術優勢那樣迅速。每隔十年,電池容量就會增加一倍,同時市場對于電池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這給電池開發人員帶來了許多艱巨的挑戰。
2018-04-26
-
“ST物聯網開發論壇”為您揭秘STM32最新IOT產品戰略
談到ST,想必攻城獅們都會不禁對它的STM32系列產品豎起大拇指。自2007年在北京發布,STM32經過十余年的發展,如今已經成為通用市場的MCU領導者,其強大的產品陣容覆蓋各類熱門應用,在中國市場建立起了強大的生態系統,市場占有率和出貨率都獲得迅猛增長。
2018-04-16
-
詳細介紹MSP430開發工具及其特性
在MCU項目開發過程中,始終有兩個設備緊密的聯系在一起,一個是仿真器,一個是編程器。仿真器,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單片機的功能;編程器就是把程序編寫到單片機內部。
2018-04-11
- 國產芯片與系統深度融合!兆易創新聯袂普華軟件破局汽車電子
- 揭秘未來勞動力:貿澤與Molex新電子書解析機器人技術變革
- 臺積電大陸芯片生產遇阻,美國豁免撤銷加速國產替代進程
- 2025年Q2全球DRAM營收突破316億美元,創近年單季最高漲幅
- 200W開關功率:Pickering 600系列繼電器通吃高壓高能場景
- 安森美亮相PCIM Asia 2025,帶來汽車、工業及AI數據中心電源技術盛宴
- 中國電子展組委會聯袂電子制造產業聯盟:四地探企,智啟新程
- 單對以太網新突破:10BASE-T1L實現千米級工業通信傳輸
- 電子電路無聲衛士:扼流線圈技術演進、應用生態與全球供應鏈格局
- 未來工廠:利用搭載人工智能的傳感器在邊緣做出決策——第2部分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