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可控硅整流器什么時候開始導通?
可控硅整流器的導通電壓一般由其器件參數決定,具體的可控硅導通電壓取決于其型號、制造商以及應用需求。因此,在具體的應用中,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可控硅型號和規格,以滿足電路要求。
2024-02-18
可控硅 整流器
-
5G和Wi-Fi 6融合無線通信解決方案
5G和Wi-Fi是針對不同應用需求所開發的通信技術,看似針對不同的市場與需求,但其實彼此之間具有互補性,若能夠將5G和Wi-Fi技術相結合,將能夠發揮5G和Wi-Fi技術各自的優勢,并藉此擴大應用領域與市場。本文將為您介紹5G和Wi-Fi技術的最新發展與5G CPE(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,用戶駐地設備)...
2024-02-08
5G Wi-Fi 6 無線通信
-
如何使用托管型以太網交換機為 IIoT 實現安全的時間敏感網絡
工業物聯網 (IIoT) 需要為各種設備提供安全、實時和高帶寬的連接。工業 4.0 自動化、水管理、油氣處理、運輸、公用事業電力管理以及類似關鍵應用中的 IIoT 網絡也需要一種高效靈活的方式為設備供電,而且需要一種端口密度高的連接解決方案,以便在最小的空間內支持大量設備。下一代托管型以太網交換...
2024-02-07
以太網交換機 IIoT 時間敏感網絡
-
示波器12bit“芯”趨勢,如何實現更高測量精度?
提高垂直分辨率一直是示波器設計者的目標,因為工程師需要測量更精細的信號細節。但是,想獲得更高垂直分辨率并不只理論上增加示波器模數轉換器(ADC)的位數就能實現的。泰克4、5和6系列示波器采用全新的12位ADC和兩種新型低噪聲放大器,不僅在理論上提高分辨率,在實用中垂直分辨率性能也大大提升...
2024-02-02
示波器 模數轉換器
-
探索面向Wi-Fi 6GHz領域的自動頻率協調(AFC)技術
Wi-Fi 6E/7三頻技術將提供額外的1200MHz帶寬,為實現千兆位速度的網關打開大門。然而,這額外的帶寬還需要一些額外的共存技術才能在某些環境中運行。在6GHz頻段,許可運營的固網、公共運營商,以及本地電視傳輸、廣播輔助和有線電視轉播服務也在同一帶寬內,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更高級別的頻譜共存措施。
2024-01-29
Wi-Fi 6 自動頻率 AFC技術
-
連載一:車載以太網時間敏感性網絡應用場景和實現難點
隨著汽車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的快速發展,車內電子系統規模和復雜性日益增強,智能化系統如車道偏離警告、主動避撞等系統越來越普遍。這些系統在應用時對車載網絡的實時性、帶寬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同時,針對未來智能汽車電子電氣架構,車載網絡也需要新型的通信技術支持。
2024-01-29
車載以太網 敏感性網絡應用
-
通過10BASE-T1L連接實現無縫現場以太網
10BASE-T1L是在2019年11月7日經過IEEE認證的新以太網物理層標準(IEEE 802.3cg-2019)。這將通過與現場級器件(傳感器和執行器)的無縫以太網連接顯著提高工廠運營效率,徹底變革過程自動化行業。10BASE-T1L解決了至今為止一直限制在過程自動化中使用現場以太網的挑戰。這些挑戰包括功率、帶寬、布線...
2024-01-26
10BASE-T1L 以太網
-
詳解多路復用器濾波器
多路復用器是一組射頻(RF)濾波器,它們組合在一起,但不會彼此加載,可以在輸出之間實現高度隔離。多路復用器被用于RF前端中靠近功率放大器(PA)的位置,對于載波聚合(CA)產生很大影響;天線復用器被用在射頻前端后面,以簡化與天線之間的路由。
2024-01-25
多路復用器 濾波器
-
10BASE-T1L MAC-PHY如何簡化低功耗處理器以太網連接
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接入以太網,流程、工廠和樓宇自動化應用中的單對以太網10BASE-T1L用例(包括以太網APL)不斷擴展。隨著互聯設備增加,更高級別的管理系統可以使用更豐富的數據集,從而使生產效率得以顯著提高,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和能耗。
2024-01-23
MAC-PHY 處理器 以太網
-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,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
-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,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
-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: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
-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: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
- 芯海科技盧國建:用“芯片+AI+數據”重新定義健康管理
- 華邦電子:用安全閃存筑牢萬物互聯的“底層安全防線”
- 手機里的“無線橋梁”:揭秘射頻芯片如何讓信號“飛”起來
- 汽車電氣故障的“隱形殺手”:電壓下降如何用福祿克萬用表精準排查?
- 毫米級精準的秘密:AGV無人叉車如何成為工業搬運的“定位大師”
- 光與距離的協同:揭秘智能設備里的“感知雙雄”——照度傳感器與接近傳感器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