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大尺寸液晶電視最新LED背光方案
在規范標準及綠色營銷的壓力下,液晶電視的工作及待機能耗也越來越低。如“能源之星”4.0版規范及5.0版規范相繼將于2010年5月及2012年5月生效,其中5.0版要求可視屏幕對角尺寸為32英寸、42英寸和60英寸的平板電視平均工作能耗從4.0版的不超過78W、115W和210W下降到不超過55W、81W和108W,本文介紹中大尺寸液晶電視最新LED背光方案
2010-03-10
-
2010后照明市場六大產品將獨領風騷
低碳概念的深入令無極燈、LED大功率戶外照明、T5和節能燈成為節能減排經濟下的四大照明寵兒,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智能化成為電工領域的關鍵詞。而隨著70后、80后漸漸成為消費主力,時尚、簡約風格的水晶燈也將大行其道。這些產品目前的技術、現狀如何?2010年又將朝著哪些方向發展?
2010-03-10
-
匯聚產業精英 LED產業高峰會議將于3月在天津東麗召開
匯聚產業精英 LED產業高峰會議將于3月在天津東麗召開
2010-03-10
-
LED調光方案對比與解析
由于傳統的白熾燈調光器采用可控硅調光器,用LED燈替代白熾燈時,要求不能改變原有線路,還要能適應現有的可控硅調光器。針對這一目標市場,目前很多大的半導體廠商(包括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)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LED調光ASIC,但由于LED固有的發光原理,目前市面上的LEDASIC調光案都還不是很成熟,都有其固有的問題,本文就將針對目前的調光方案做一個詳細的分析,并介紹我們基于MCU的調光方案。
2010-03-09
-
LED臺燈完整解決方案
現階段LED已應用到了各行各業,它有著節能,環保等優點;本文介紹一下LED臺燈完整解決方案
2010-03-09
-
LED平板電視上市量增大 價格有望持續走低
2009年,超薄、節能、高畫質成為了消費者選購平板電視的一項重要標準。而作為擁有這幾大特點的LED電視,在09年平板電視總體銷量上,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戰績。隨著彩電企業熱推LED背光模組替代CCFL背光模組,LED電視的成本迅速下降,LED背光模組的價格下跌幅度已超100%。
2010-03-09
-
OLEDNet發布2010-2016年OLED顯示市場報告
LG電子顯示器也投產了2.2英寸和3.0英寸的AMOLED面板,并且建立了目前最大的AMOLED生產線,他們在2009年發布了目前市場上最大的AMOLED電視。
2010-03-09
-
ModisTech帶來真正的可彎曲OLED
雖然可彎曲的OLED照明技術已經問世很長時間了,但是ModisTech正向市場帶來了真正的東西。
2010-03-08
-
2010年全球LED將面臨供應短缺
筆記本電腦通常采用50顆LED,或顯示器采用約100顆LED,就平均消耗而言,液晶電視面板所采用的LED為300至500顆。由于液晶電視采用LED背光,并要求高度均勻性,因此,該產業LED所面臨的供應短缺將成為影響電視面板的主要因素。
2010-03-08
-
競爭激烈 OLED顯示器未來發展之路崎嶇
Oled 顯示器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增長,預期2015年能達到78億美元。但對于大型面板而言,還是存有市場的競爭,特別是液晶面板性能的迅速提高。OLED 顯示器的未來還充滿重重考驗。
2010-03-05
-
安森美半導體推出一系列高能效方案 造就更綠色電子產品
安森美半導體近日在集成電路展上推出一系列針對LED照明、汽車、計算機、LCD電視、便攜無線等重點市場應用的高性能、高能效產品及方案.
2010-03-04
-
LED背光板成本下降的速度快于傳統CCFL 背光板
DisplaySearch上海辦公室,2010年2月23日--- 由于追求更好顯示效果及輕薄省電等特性,大多數面板廠與整機廠商均積極投入LED背光產品開發。相較于傳統CCFL背光而言,LED背光模塊主要發展關鍵就在于成本降低速度。有鑒于LED背光成本之重要性,DisplaySearch自2009年第二季起發布關于LCD背光模塊成本結構分析報告,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針對CCFL與LED背光成本分析與預測報告。
2010-03-04
-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,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
-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,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
-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: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
-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: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
- 芯海科技盧國建:用“芯片+AI+數據”重新定義健康管理
- 華邦電子重新定義AI內存:為新一代運算打造高帶寬、低延遲解決方案
- 云平臺智慧供熱系統:用數字神經激活城市供熱的精準與高效
- HT876立體聲音頻功放芯片:兼容雙模式的便攜音頻功率放大新選擇
- 水利物聯網:用“數字神經”激活水資源管理的智慧引擎
- 閥門氣密性檢測設備規范操作全指南:從準備到維護的精準流程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