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電磁式電流互感器磁飽的相關問題
霍爾電流傳感器基于磁平衡式霍爾原理,根據霍爾效應原理,從霍爾元件的控制電流端通入電流Ic,并在霍爾 元件平面的法線方向上施加磁場 強度為B的磁場,那么在垂直于 電流和磁場方向(即霍爾輸出端 之間),將產生一個電勢VH,稱 其為霍爾電勢,其大小正比于控 制電流I。與磁場強度B的乘積。 即有式中:K為霍爾系數,由霍爾元件的材料決定;I。為控制電流;B為磁場強度; VH為霍爾電勢。
2021-02-19
-
如何通過合適的柵極驅動技術達到最大化SiC的性能
電動汽車革命即將來臨。汽車公司拼命地尋求技術優勢,驅動電動汽車的電力電子設備正在迅速發展。諸如碳化硅(SiC)之類的寬禁帶FET技術有望顯著提高效率,減輕系統重量并減小電池體積。在汽車設計中,SiC兌現了這些承諾,并推動了下一代電動汽車的創新。
2021-02-18
-
IIC為何需要用開漏輸出和上拉電阻?
最近在調ICM20602模塊(一個六軸陀螺儀和加速度計), 使用IIC通信協議, 這個過程中遇到一個困擾我很長時間的問題。IIC協議正確, 但是一直讀取失敗.最后發現因為沒配置GPIO為開漏輸出。
2021-02-16
-
升壓變流器的幾點調試經驗
DC/DC 變流器IC可能在整個產品系統的并不起眼,但它們對產品的穩定可靠工作至關重要。盡管TI 提供詳細的規格書和應用文檔幫助客戶在系統上正確地實現變流器IC的功能,在實際應用中依然因為種種原因導致IC不正常工作問題,例如啟動異常,輸出電壓不穩定,紋波過大甚至IC損壞等等。大部分時候,引起IC異常工作的原因并不復雜,簡單的調試可以快速地定位并解決問題。這篇文章介紹幾點針對升壓變流器的調試經驗。
2021-02-16
-
新ANSI/ESDA/JEDEC JS-002 CDM測試標準概覽
元件充電模式(CDM) ESD被認為是代表ESD充電和快速放電的首要實際ESD模型,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示當今集成電路(IC)制造和裝配中使用的自動處理設備所發生的情況。到目前為止,在制造環境下的器件處理過程中,IC的ESD損害的最大原因是來自充電器件事件,這一點已廣為人知。1
2021-02-09
-
為系統安全選擇電壓檢測器、監控器和復位IC:第1部分
電信、工業和航空電子應用中的電源電壓可能由于許多原因而變化,例如線路和負載瞬變;停電;或低電量。電壓檢測器和監控器/復位集成電路(IC)提供了與這些問題相關的電源電壓偏差的預指示,以幫助保護系統。
2021-02-09
-
為系統安全選擇電壓檢測器、監控器和復位IC:第2部分
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中,我定義了電壓檢測器和監控器/復位IC,并解釋了不同的輸出類型及一些基本設備。由于設計變得更加復雜,可能需要更高級的設備來成功監視電壓。在本期中,我將重點介紹電壓檢測器和監控器/復位IC中的各種功能,以幫助設計人員選擇正確的電路。
2021-02-09
-
物聯網系統需要高集成度和小尺寸功率轉換器件
在功率譜的中低端存在一些不太大的功率轉換要求,這在物聯網(IoT)設備之類的應用中很常見。這些應用需要使用能夠處理適度電流水平的功率轉換IC。電流通常在數百毫安范圍,但如果板載功率放大器為了傳輸數據或視頻而存在峰值功率需求,那么電流量可能更高。因此,隨著支持眾多物聯網器件的無線傳感器的激增,業界對專門用于空間和散熱受限器件的小型、緊湊、高效功率轉換器的需求在不斷增加。
2021-02-08
-
如何準確地測量芯片的電源噪聲
隨著5G、車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,信號的傳輸速度越來越快,集成電路芯片的供電電壓隨之越來越小。早期芯片的供電通常是5V和3.3V,而現在高速IC的供電電壓已經到了2.5V、1.8V或1.5V,有的芯片的核電壓甚至到了1V。芯片的供電電壓越小,電壓波動的容忍度也變得越苛刻。對于這類供電電壓較小的高速芯片的電壓測試用電源噪聲表示,測求要求從±5%到 ±-1.5%,乃至更低。
2021-02-05
-
集成電路是如何被發明的?
也許上天有意要人類發明出集成電路(IC:Integrated Circuit),幾乎在同時,兩組人在個不知曉對方發明工作的情況下,獨立設計出幾乎相同的集成電路。
2021-02-05
-
開關IC控制器的去耦旁路設計
旁路和去耦是指防止有用能量從一個電路傳到另一個電路中,并改變噪聲能量的傳輸路徑,從而提高電源分配網絡的品質。它有三個基本概念:電源、地平面,元件和內層的電源連接。
2021-02-05
-
接收器IC混合式混頻器、頻率合成器和IF放大器
無線基站曾經封裝在采用氣候控制技術的大型空間中,但現在卻可以裝在任意地方。隨著無線網絡服務提供商試圖實現全域信號覆蓋,基站組件提供商面臨壓力,需要在更小的封裝中提供更多的功能。
2021-02-03
- 破局PMIC定制困境:無代碼方案加速產品落地
- 線繞電阻與碳膜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
- 超越毫秒級響應!全局快門圖像傳感器如何驅動視覺系統效能躍升
- 立體視覺的“超感進化”:軟硬件協同突破機器人感知極限
- 線繞電阻與金屬膜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
- MOSFET技術解析:定義、原理與選型策略
- 光敏電阻從原理到國產替代的全面透視與選型指南
- 如何通過 LLC 串聯諧振轉換器優化LLC-SRC設計?
- 科技自立自強 筑牢強國之基——金天國際全球首發雪蓮養護貼活力型引領生命養護革命
- 滑動分壓器的技術解析與選型指南
- 水泥電阻技術深度解析:選型指南與成本對比
- 智能終端的進化論:邊緣AI突破能耗與安全隱私的雙重困局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