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IGBT 在不間斷電源中的應用
在UPS 中使用的功率器件有雙極型功率晶體管、功率MOSFET、可控硅和IGBT,IGBT 既有功率MOSFET 易于驅動,控制簡單、開關頻率高的優點,又有功率晶體管的導通電壓低,通態電流大的優點、使用IGBT 成為UPS 功率設計的首選,只有對IGBT的特性充分了解和對電路進行可靠性設計,才能發揮IGBT 的優點。本...
2008-10-16
IGBT 在線式 UPS SCR 反偏電壓
-
DirectFET技術徹底革新大電流DC-DC變換器的設計
現代電子設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DC-DC變換器為其提供電源。在很多計算機,網絡和電信應用中,對電流的要求已經超過了100A。要達到這樣的輸出能力,需要多只MOSFET并聯的多相式變換器才能實現,這樣就帶來了嚴重的布板擁擠以及功耗等問題。國際整流器公司的一項新的技術,即DirectFET,證明在載流能力...
2008-10-16
DirectFET DC/DC DFPR
-
超級電容器簡介
本文針對目前超級電容器在某些需要高功率、高效率解決方案設計中的應用,全面介紹了超級電容器。它分析了超級電容器的結構,詳細闡述了超級電容器的特點和優勢,最后介紹了它的廣泛用途。
2008-10-16
超級電容器 電池技術缺陷
-
將有源鉗位添加到同步反向電源的優勢
本文提出將有源鉗位添加到同步反向電源這一新做法,并通過實驗將利用電源變壓器來驅動同步 FET的電源與添加了有源鉗位電路中柵極驅動變壓器的電源進行比較,得出后者的優勢。
2008-10-15
有源鉗位同步反向電源 有源鉗位正向轉換器
-
帶自動均流的DC/DC變換器并聯模塊的研究
本文分析和比較了幾種DC/DC 電源模塊并聯均流技術, 介紹了TI公司(UC3907為Unitrode公司的產品,但該公司已被TI公司收購,所以下文統稱TI公司)生產的UC3907芯片內部結構和功能。在此基礎上, 設計出一種基于UC3846和UC3907的帶自動均流的大功率DC/DC 變換器的控制電路。并通過在UC3907的14腳和6腳之...
2008-10-14
并聯 自動均流 DC/DC變換器
-
采用多輸入DC/DC變換器實現對諧波和紋波的抑制
電子儀器和設備中的電源越來越廣泛地采用開關方式的DC/DC變換器,以致于工頻電源中高次諧波的含量增多,國際IEC對此作了限制。文中提出采用多輸入的DC/DC變換器,抑制輸入電流的高次諧波,獲得良好效果用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相結合的辦法,使輸出電壓的低頻紋波,由單輸入時的280mV左右降至80mV左右...
2008-10-14
多輸入 變換器 諧波失真 輸出紋波 功率因數
-
IGCT門極驅動電路的原理分析
在目前的中電壓大功率應用領域,占主導地位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有晶閘管、GTO和IGBT等,這些傳統的功率器件在實用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。ABB半導體公司率先提出了一種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—IGCT。它的關鍵思想是將改進結構的GTO與反并聯二極管和門極驅動電路集成在一起,再與其門極驅動器在外圍以低電感方...
2008-10-14
IGCT 門極驅動電路 硬驅動
-
DirectFET封裝技術為服務器VRM提供解決方案
本文給出了一個VRM的例證。通過把一項創新的封裝技術靈活地集成到系統設計中,DirectFET在電流密度上取得了突破。使用DirectFET MOSFET還可以通過減小系統所需器件數和所有散熱所需的成本,如附加風扇或板上銅皮減小,來降低系統成本。昂貴的散熱方案如熱管等可以省掉,PCB的尺寸可以縮小。在大多數...
2008-10-14
DirectFET MOSFET VRM PCB
-
電源準諧振變換器的研究
準諧振變換(Quasi-resonant Converters)是一種成熟的技術,在電源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已獲得了廣泛應用。本文闡述了準諧振反激變換器和降壓變換器,介紹了它們提高電源效率的工作原理。
2008-10-14
準諧振變換器 降壓變換器 Fairchild 反激
-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,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
-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,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
-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: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
-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: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
- 芯海科技盧國建:用“芯片+AI+數據”重新定義健康管理
- 11萬+人次!5000+海外買家!2025 AGIC+IOTE深圳物聯網展圓滿收官,2026再聚
- 超5萬觀眾打卡!AGIC+IOTE 2025深圳開幕,1000家展商演繹物聯新活力
- 第106屆中國電子展啟幕:電子元器件產業迎來“新質生產力”爆發期
- 鎧俠發布LC9/CM9/CD9P企業級SSD:用CBA技術破解AI數據中心存儲痛點
- SiC賦能工業充電器:拓撲結構優化與元器件選型實戰指南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